复习教学是一种容量和双边活动量都较大的特定的教学过程。它不同于一般的新授课,是单元或学期教学中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环。通过复习可以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依据,打下基础;可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增强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。
1、基本环节:检测——评点——练习
适用于章节复习、单元复习和归类复习。
2、具体步骤:
(1)展示目标。
首先,明确复习的内容和要求。
(2)检测。
发给学生一份检测题,题目可以用填空或选择的形式,针对本阶段教材的基本概念、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进行拟定。
规定时间(一般5——8分钟,也可根据复习的任务量适当安排)让学生完成。
一方面,是为了让学生进行自我回忆和整理,另一方面(也是最重要的)是为了发现问题,摸准学情后,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。
(3)评讲。
讨论、交流检测(方式可以多样化)的内容,针对典型问题,教师要精讲,要能揭示知识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联系。
(4)练习。
精选一定量的题目让学生练习,题目的形式要多样化,内容要有浅入深,循序渐进。
(5)评议。
分小组评判练习情况(两桌一小组),并汇报出现的问题,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、补充或更正。
采用此模式进行复习课教学,不一定局限在一节课内。可以一课时一个循环,也可以几课时一个循环。
如复习每一单元,可以这样安排:第一课时,让学生看书、质疑问难;第二课时,让学生综合练习,力求达到本单元的训练要求;第三课时,引导学生更正训练中的错误,再针对问题当堂强化训练。
应注意问题:
1、备课时间要充分。
讲哪些重点,哪些可以一带而过,要认真备好课,这是最好的节约学生时间的办法。
2、简单习题及疑难易错题设计上要比例科学。
出一部分比较简单的练习,达到复习基本知识的目的。出一部分以前学生学这里容易忽略或者容易出错的题目,以望唤起学生的记忆。
3、给学生明确每节课需要完成的目标。
学生知道需要完成的任务,有利于把握知识的整体。
4、典型的例题和练习要舍得花时间。
要让学生思考总结,拓展学生的思维,提高学生能力。
5、要引导学生反思总结,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。
6、课堂练习设计要到位。
时间和数量上要考虑好;注意题目的灵活性和典型性,突出重点。不能平均用力,也绝对不是学生做题越多越好。
7、注意及时反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。
评论